3 月 28 日,正值清明前夕,昆明东郊长春山公墓内,青松苍翠挺拔,翠柏肃穆静立。上午 10 时,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组织会员以及社会各界代表共计 40 余人,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,齐聚昆明·中国空军抗日战争殉国将士墓前。他们手捧洁白的菊花,深切缅怀在抗日战争中英勇捐躯的空军英烈,以此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。
长春山公墓里,一座纪念碑巍然矗立,碑身上 “昆明·中国空军抗日战争殉国将士墓” 十五个鎏金大字在春日的阳光下闪耀着光芒。这里安眠着 1940 - 1945 年间在滇缅空战、驼峰航线运输以及保卫昆明的战斗中壮烈牺牲的 800余名中国空军飞行员和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(飞虎队)队员。抗战胜利后,美国志愿援华300余名烈士遗体被运回美国,现公墓有500余名中国空军飞行员。纪念碑上清晰地镌刻着烈士们的姓名、籍贯和牺牲日期。
抗日空军英烈白雪天,牺牲86年后,后人们才在浙江志愿者吴缘和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协助下,找到葬于昆明抗日空军公墓的资料。今年春节刚过,后人们就到空军公墓捧了泥土,隆重的接离乡86年的忠魂回归故土浙江 。
“今天,我们站在这里,不仅是为了悼念逝去的英雄,更是为了让那段历史永远被铭记。” 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会长朱俊坤在致辞时表示,“80 年前,这些年轻的飞行员驾驶着战机,在蓝天白云间与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,用他们的生命捍卫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荣誉。”
祭奠仪式在激昂的国歌声中正式开始。全体人员整齐列队,向长眠于此的500余位空军英烈默哀致敬。研究会代表抬着直径1.5米的花环缓步拾级,将写有"抗日忠魂不朽"的缎带仔细整理抚平。随后,抗战史专家、飞虎队后人、各界代表依次献上黄白菊花,朵朵鲜花在黑色大理石墓墙上映出悲壮倒影。
在庄严肃穆的氛围中,段国庆先生缓步上前,深情诵读祭文:“忆往昔,战火纷飞,山河破碎。你们驾驶着战鹰,翱翔在蓝天白云之上,用生命守护着祖国的每一寸土地……” 他的声音哽咽,在场的许多人也都不禁潸然泪下。
在祭奠活动现场,99岁的抗战老兵杨毓骧之子杨奇威带着父亲的嘱托来到现场,他轻轻地将菊花放在墓碑前,抚摸着石碑“今天,我带着家人的嘱托来到这里,既是告慰祖父的英灵,也是向所有英烈承诺:我们会永远铭记历史,传承你们的精神。”
“我们希望通过这些活动,让更多的人了解飞虎队的历史,传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。” 云南省飞虎队研究会常务副会长甘云说道。
据悉,云南省已将飞虎公墓纳入"抗战文化走廊"建设规划,未来将通过全息影像等技术重现"驼峰航线"历史场景,让抗战精神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。
抗战史学者段国庆致了活动祭文,张健伟先生、民革官渡区基层委代表、烈士后人黄绍民致了致敬词,中国国殇网、抗战英模英烈后裔志愿者团队、南侨机工学会、为爱止戈团队、抗战老兵后人白旭东等均敬献了花篮。